OKR目标管理领导者

姚琼老师对话HRBP:如何推动OKR在企业落地?

发表时间:2024-04-02 10:45作者:姚琼工作室

文/姚琼工作室

(互赫直播文字稿)


前不久,我应邀参加了互赫咨询举办的OKR线上闭门答疑会。直播现场参与的大部分都是HR,他们针对OKR撰写、应用、落地等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疑惑提出了一些问题,我针对一些出现比例较高的问题进行了直播答疑。今天,我把直播的部分内容分享给大家,相信可以帮助大家解决一些关于OKR的盲点,更好地理解和应用OKR。





01

问题1:OKR适用企业与范围


问:什么样的企业/组织适合用OKR的考核工具,对员工和管理者软硬性胜任力有无要求?


姚琼:考核工具这两个字用错了,应该是目标管理工具,我给改一改。有人说:谷歌OKR推得好,那是因为人家都是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它自驱力很强,关键工资很高。这样的工作就很起劲,推OKR当然成功。我们公司学历相对低一点。


我的回答是:任何企业和组织都可以用OKR,因为OKR是目标管理,任何一家公司都必须有目标。全球OKR的推广者约翰·杜尔也说,任何组织都可以用。


多数企业已经有目标管理工具,比如KPI,用OKR大都是为了迭代。如何迭代呢?行业不同,企业规模不同,在推动的时候也会有不同。我建议:


第一,OKR一般用于白领知识型员工。


第二,改善型创新型的岗位先用。


在白领里面,也有些人做的是重复和简单的工作,比如说在办公室里贴发票,这类人其实也没必要用OKR。用之前的KPI就可以了。


而那些工作相对比较复杂,需要创新和改善的岗位,如研发人员,技术人员,我们推荐使用OKR。OKR的推广和试点应该从这些知识型岗位开始。


第三,学历方面我认为没有要求,你进入到一个岗位,大概率你的基本能力是够的,是得到了企业认可的。


学历的高低并不能决定OKR用得好不好。一个博士如果他不相信OKR,他可能就用不好。学历不高的人,他认可OKR,特别想把工作做好,他可能用得很好。


第四、蓝领和体力工作者,包括店员等基础性的岗位,就不太建议用,用传统管理工具就好了。


02

问题2:OKR落地与推进


问:当前经济形势,战略摸索期企业如何推进OKR?对于内部分工而言,中台团队(非业务团队)如何推进OKR?


姚琼:今年疫情开放以后,我的感受也是经济都在下滑。我的工作需要跟各大企业打交道,我最近辅导的企业包括游戏公司、生物医药公司、物流公司等等,他们的反馈是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业务都不太理想,销售额比去年低。


战略探索期特别适合用OKR,因为不确定性比较强,需要动态调整。很多公司传统业务和新业务都在做,这种情况需要敏捷,OKR很适合。


我跟一个上海的一家集团公司HR交流,他们集团有16,000多人,一共有100多家公司现在开始推OKR。他们中后台是没有KPI指标,所以他们希望中后台也用OKR进行管理。


如何推进呢?


其实不管什么类型的企业,推进的流程其实是差不多的。如下图:



我以菜鸟为例给大家讲讲。阿里巴巴我辅导的第一个业务团队就是菜鸟。


我从7月份开始辅导到10月份复盘,我把这个过程称之为轻咨询,把自己的定位叫陪跑教练,我陪着菜鸟至少跑3个月,因为OKR是以季度来迭代的。


三个月为一个周期,第一期先做培训,不是纯粹的理论培训,是培训加实战,因为要现场写OKR。


接下来,菜鸟有在线软件管理系统,我们把OKR上传,称之为发布和共识。


接下来的动作就是OKR的推进会,每周、每月都有复盘会。像阿里巴巴这样的企业,有很多自己的创新点,比如除了基本的OKR会议,他们加了庆功会,把氛围搞上去。


下一个季度开始重复,他又要写下一个季度的OKR,又要开始周会和月会和复盘会,所以OKR是滚动的,每个季度进行一次迭代。


我在课堂上讲的有12步(如上图),这其中有几个步骤很关键。比如,高管支持。我最骄傲的是阿里巴巴张勇宣布全员推广OKR,因为他非常认可。OKR是一定要一把手去推动的。我给菜鸟做辅导时,他们的CEO带头在推。字节跳动张一鸣在推,百度李彦宏在推。没有高层的支持很难落地。


还有第四步:确定试点,这个也很重要。最好是选择一个创新的业务部门去做试点,规模小一些的公司可以选择中层做试点。


第五步:确定OKR的推动者也很重要,大部分公司是HRBP在推,阿里是OD推,也就是政委,由谁来做这个事,我们要定位好这个OKR项目负责人。


接下来比较重要的是OKR的三个会:共识会,大家的OKR要发布和对齐,这个我会全程辅导;持续追踪会,包括月会周会,这个大部分是自己开,有时候我也会辅导;复盘会,一般我会带着大家开一次。


先把一个周期跑起来,再进行季度性地迭代。半年后我会做一个调研,看看OKR大家到底大家认不认可,用下来有没有价值,然后再部署到全员。


我们一般不会建议一下子就全员铺开,都是先在管理层或者某一个部门做试点。


03

问题3:OKR培训与宣传


问:如何做好全员OKR的培训启动会?依托文化氛围的张力如何将全员OKR的兴奋值达到最大化?


姚琼:怎么样让员工感到兴奋?其实还挺难的,企业原有这种文化基因的,会做得比较好一点。比如阿里,在培训之前,我和他们的高层晚上11点钟开会,来讨论怎么设计场地和氛围,包括制作教室里面的这些看板、口号等。在培训之前,要做这些准备工作,包括前期的调研,然后才去开展这样一个培训会。


培训会上领导一定要站台,这个对氛围的推动很大,大领导来,你会发现这个培训氛围就很好,大家也都很重视。


另外,前期要做好铺垫工作,比如我们会给大家发一些资料,包括姚老师的书,也就是说前面会有些预习工作,给大家带一点感觉。有些公司会在培训前让大家尝试写写个人的OKR,比如自己的健身OKR,员工就会觉得很有趣。


我们要把效果做出来,让员工有兴趣参加,包括培训的课堂上的效果也是非常重要的,你要去打动员工,让他觉得OKR有帮助,而不是公司的硬性要求。


很多员工一开始是抵触的,他觉得你换个KPI的马甲又来PUA我,换汤不换药,最后不还是考核吗?虽然所有的企业最后都要考核,但我们需要做一些工作,让大家感觉到OKR可以提升本人能力,对自己有好处。


我给阿里做辅导时,他们就特别会塑造文化氛围,他们平常开周例会都要刻意安排一些氛围,他们有个口号叫“小盛即庆”,庆祝的活动特别多,然后视觉化的东西特别多,比如看板(会把照片和团队口号放进去),阿里OKR软件是跟钉钉打通的,这就是一种视觉化管理。推广OKR,视觉化还是很重要的。


04

问题4:HR角色


问:在OKR落地过程中,HR需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HRBP在推动OKR的过程中,还能有什么抓手保证OKR更好落地(目前已开展OKR培训,季度OKR制定和review对齐,月度1V1沟通)?


姚琼:其实你们已经做得挺不错了,进度的追踪都做得不错。BP还能做些什么呢?首先我们讲一讲角色,我给网易辅导的时候,跟网易的OD特地定义了一些角色,分享给大家。


第一个角色叫OKR知识官,你能不能成为一个OKR的讲师,我觉得这是第一步。你要自己打通,新员工来了你能上课,经理来了你也能跟他分享,至少在企业内部能上两小时的课,才能达到优秀的标准。我给美的、阿里、网易做辅导的时候,培养了一群OKR内部讲师,我的课叫OKR TTT。你会上课才会辅导,比如你看到一个经理的O写得不够鼓舞人心,你能去指导他。


第二个角色是OKR引导师,我们的三会共识会、洋葱会、复盘会,HR都可以去做引导,去做主持人。我给企业辅导的时候,前3个月都是我在主持,那么后面跑起来后,主持的任务可能就会落到BP的头上,BP也要把这种能力迁移到自己身上。


而且这对我们的HR工作也有帮助。OKR最大的好处是什么?让你能够更深刻地去理解业务。平时我们讲HRBP要理解业务其实很难,因为你不能去那个部门实习,但是当了解他们的OKR之后,成为引导师之后,你也可以深刻地去理解业务,这个我自己深有体会,我辅导完一个行业后,原来陌生的行业,比如游戏、物流、生物,里面的业务逻辑我基本上都懂了。


第三个角色是绩效管理的变革者,这个需要HR具备OKR领导力。我们推了OKR,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考核怎么做,HR不仅仅是在OKR的推动中要扮演各种角色,更要在OKR之后实施考核,这里面也要扮演好角色,包括考核体系的搭建。总体来讲落地OKR确实对HR的沟通能力、专业能力都提出了很大很大的要求,但我也希望大家把它作为一个提升自己的契机。



05

问题5:OKR制定与撰写


问:员工仍然把OKR当成KPI制定,或者只写一条O/KR,有什么有效的办法规范OKR填写吗?如何驱动员工制定比较野心的OKR目标?以及如何落地应用OKR?是否有案例分享?


姚琼:写的时候可以规定数量,我教大家一个公式叫3*3。比如,季度写3个O,第一条O写业务,第二条写内部管理运营,第三条写团队。


我们上课都有标准的O,What+Why


(What)我想要什么:大幅提升客户满意度


(Why)为什么想要这个:助力公司品牌形象价值


包括KR都是有公式的,前期都是需要辅导的,我给企业做辅导时,前面写OKR的时候我都是会一个个地去看、去辅导的。


如何驱动员工制定比较有野心的OKR呢?OKR有两种,一是承诺型,二是挑战型。这个时候也可以做一些规定,比如规定3个O中至少要有一个是挑战目标。


我给大家讲一个案例,我在辅导浦发银行时,他们的OKR软件设计了一个小技巧,就是你写OKR的时候,你不是有信心指数吗,承诺型OKR它就是绿色,挑战型OKR就是橙色。那么我们点开软件,发现全是绿色,领导就开始点评了,你怎么全是绿色呀,不符合要求。这是一个方法,软件可以帮到大家。


06

问题6:OKR与考核评价的关系


问: 如何使用OKR进行价值评估?


姚琼:OKR属于价值创造,考核属于价值评价。



价值创造是不考核的,是一种自我评价机制。OKR通常是季度滚动,但是考核建议不要那么频繁,现在大部分公司都改成了半年度或年度考核。


进入到考核体系,有些公司是这样的,在考核体系里把OKR导进去,也作为一个参考。上面图片里我打了一个叫虚线,虚线什么意思?就是OKR可以作为一个贡献输入。OKR是一种信息的输入,这里面有你的价值贡献,也有你的行为表现,你是否符合公司文化价值观等等,可以通过这个输入来识别人才。


然后我们可以再选取一种考核方式,比如360度评估,KPI等。


OKR与考核属于两个制度、两套体系,这两个体系是可以打通的。


OKR和考核工具的配套关系,大致有以下几个场景:



现在国内很多公司都是OKR+KPI双轨制模式,好处是两个优点都占了,又有考核又追过程,阿里的口号是:定目标追过程拿结果,缺点是相对比较复杂,因为是两套体系,大家会混在一起。像字节是没有KPI的,所有绩效都在OKR里面。


第二就是不做一次性的绩效考核,制定了OKR之后,他有可能在短期比如一个月或者两个月内他没有办法完成,像这种情况,主管怎么样去评估这个员工?这个成效主要是通过月度会和复盘会来看,他的工作成效其实是他的进度。


他自己打分,每周每月可以在系统里面拉进度条,用颜色来区分完成度。这个期间主要是自评,领导不做评价,也不做考核,主要还是帮助赋能。


大家看看一下微软和字节的OKR模板:



最后总结一下,O 就是你想要什么,KR就是你打算怎么做好。我们要把它写下来、列出来,写在本子上,写在墙上,写在即时贴上,写在自己的心里。你有目标前行,整个世界都会为你让路,你也会变得更加成功。


OKR实践手册》已上市,请扫码购买







关于姚琼工作室
姚琼工作室,由著名人力资源绩效专家姚琼女士创立,工作室隶属于上海敏捷猫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关注姚琼工作室,获得最新前沿人力资源资讯


多年来,姚老师一直致力于人力资源绩效的创新研究与实践是国内首位倡导企业引进与运用OKR的讲师。姚老师是唯一一位获得美国人力资源协会OKR课程授证讲师,并撰写了大量与OKR相关的文章。姚老师每年在全国各地开设OKR相关绩效管理课程,并辅导企业落地与实施。
姚琼工作室立志成为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变革创新的引领者。工作室时刻关注全球人力资源动态,为国内企业管理者以及人力资源专业人士,提供最先进最专业的人力资源相关培训、OKR项目咨询、管理内训方案、绩效评定目标、OKR落地体系辅导和教练。工作室以改变中国企业传统陈旧的绩效管理制度为己任,成就企业成就他人。
咨询和培训工作,请联络简女士

Tel/联系电话:13402023283                            Mail/邮箱:jh@yq-okr.com                    Address/地址:上海市长宁区黄金城道1号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