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琼老师对话HRBP:如何推动OKR在企业落地?发表时间:2024-04-02 10:45 文/姚琼工作室 (互赫直播文字稿) 前不久,我应邀参加了互赫咨询举办的OKR线上闭门答疑会。直播现场参与的大部分都是HR,他们针对OKR撰写、应用、落地等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疑惑提出了一些问题,我针对一些出现比例较高的问题进行了直播答疑。今天,我把直播的部分内容分享给大家,相信可以帮助大家解决一些关于OKR的盲点,更好地理解和应用OKR。 01 问题1:OKR适用企业与范围 问:什么样的企业/组织适合用OKR的考核工具,对员工和管理者软硬性胜任力有无要求? 姚琼:考核工具这两个字用错了,应该是目标管理工具,我给改一改。有人说:谷歌OKR推得好,那是因为人家都是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它自驱力很强,关键工资很高。这样的工作就很起劲,推OKR当然成功。我们公司学历相对低一点。 我的回答是:任何企业和组织都可以用OKR,因为OKR是目标管理,任何一家公司都必须有目标。全球OKR的推广者约翰·杜尔也说,任何组织都可以用。 多数企业已经有目标管理工具,比如KPI,用OKR大都是为了迭代。如何迭代呢?行业不同,企业规模不同,在推动的时候也会有不同。我建议: 第一,OKR一般用于白领知识型员工。 第二,改善型创新型的岗位先用。 在白领里面,也有些人做的是重复和简单的工作,比如说在办公室里贴发票,这类人其实也没必要用OKR。用之前的KPI就可以了。 而那些工作相对比较复杂,需要创新和改善的岗位,如研发人员,技术人员,我们推荐使用OKR。OKR的推广和试点应该从这些知识型岗位开始。 第三,学历方面我认为没有要求,你进入到一个岗位,大概率你的基本能力是够的,是得到了企业认可的。 学历的高低并不能决定OKR用得好不好。一个博士如果他不相信OKR,他可能就用不好。学历不高的人,他认可OKR,特别想把工作做好,他可能用得很好。 第四、蓝领和体力工作者,包括店员等基础性的岗位,就不太建议用,用传统管理工具就好了。 02 问题2:OKR落地与推进 问:当前经济形势,战略摸索期企业如何推进OKR?对于内部分工而言,中台团队(非业务团队)如何推进OKR? 姚琼:今年疫情开放以后,我的感受也是经济都在下滑。我的工作需要跟各大企业打交道,我最近辅导的企业包括游戏公司、生物医药公司、物流公司等等,他们的反馈是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业务都不太理想,销售额比去年低。 战略探索期特别适合用OKR,因为不确定性比较强,需要动态调整。很多公司传统业务和新业务都在做,这种情况需要敏捷,OKR很适合。 我跟一个上海的一家集团公司HR交流,他们集团有16,000多人,一共有100多家公司现在开始推OKR。他们中后台是没有KPI指标,所以他们希望中后台也用OKR进行管理。 如何推进呢? 其实不管什么类型的企业,推进的流程其实是差不多的。如下图: ![]() 我以菜鸟为例给大家讲讲。阿里巴巴我辅导的第一个业务团队就是菜鸟。 我从7月份开始辅导到10月份复盘,我把这个过程称之为轻咨询,把自己的定位叫陪跑教练,我陪着菜鸟至少跑3个月,因为OKR是以季度来迭代的。 三个月为一个周期,第一期先做培训,不是纯粹的理论培训,是培训加实战,因为要现场写OKR。 接下来,菜鸟有在线软件管理系统,我们把OKR上传,称之为发布和共识。 接下来的动作就是OKR的推进会,每周、每月都有复盘会。像阿里巴巴这样的企业,有很多自己的创新点,比如除了基本的OKR会议,他们加了庆功会,把氛围搞上去。 下一个季度开始重复,他又要写下一个季度的OKR,又要开始周会和月会和复盘会,所以OKR是滚动的,每个季度进行一次迭代。 我在课堂上讲的有12步(如上图),这其中有几个步骤很关键。比如,高管支持。我最骄傲的是阿里巴巴张勇宣布全员推广OKR,因为他非常认可。OKR是一定要一把手去推动的。我给菜鸟做辅导时,他们的CEO带头在推。字节跳动张一鸣在推,百度李彦宏在推。没有高层的支持很难落地。 还有第四步:确定试点,这个也很重要。最好是选择一个创新的业务部门去做试点,规模小一些的公司可以选择中层做试点。 第五步:确定OKR的推动者也很重要,大部分公司是HRBP在推,阿里是OD推,也就是政委,由谁来做这个事,我们要定位好这个OKR项目负责人。 接下来比较重要的是OKR的三个会:共识会,大家的OKR要发布和对齐,这个我会全程辅导;持续追踪会,包括月会周会,这个大部分是自己开,有时候我也会辅导;复盘会,一般我会带着大家开一次。 先把一个周期跑起来,再进行季度性地迭代。半年后我会做一个调研,看看OKR大家到底大家认不认可,用下来有没有价值,然后再部署到全员。 我们一般不会建议一下子就全员铺开,都是先在管理层或者某一个部门做试点。 03 问题3:OKR培训与宣传 问:如何做好全员OKR的培训启动会?依托文化氛围的张力如何将全员OKR的兴奋值达到最大化? 姚琼:怎么样让员工感到兴奋?其实还挺难的,企业原有这种文化基因的,会做得比较好一点。比如阿里,在培训之前,我和他们的高层晚上11点钟开会,来讨论怎么设计场地和氛围,包括制作教室里面的这些看板、口号等。在培训之前,要做这些准备工作,包括前期的调研,然后才去开展这样一个培训会。 培训会上领导一定要站台,这个对氛围的推动很大,大领导来,你会发现这个培训氛围就很好,大家也都很重视。 另外,前期要做好铺垫工作,比如我们会给大家发一些资料,包括姚老师的书,也就是说前面会有些预习工作,给大家带一点感觉。有些公司会在培训前让大家尝试写写个人的OKR,比如自己的健身OKR,员工就会觉得很有趣。 我们要把效果做出来,让员工有兴趣参加,包括培训的课堂上的效果也是非常重要的,你要去打动员工,让他觉得OKR有帮助,而不是公司的硬性要求。 很多员工一开始是抵触的,他觉得你换个KPI的马甲又来PUA我,换汤不换药,最后不还是考核吗?虽然所有的企业最后都要考核,但我们需要做一些工作,让大家感觉到OKR可以提升本人能力,对自己有好处。 我给阿里做辅导时,他们就特别会塑造文化氛围,他们平常开周例会都要刻意安排一些氛围,他们有个口号叫“小盛即庆”,庆祝的活动特别多,然后视觉化的东西特别多,比如看板(会把照片和团队口号放进去),阿里OKR软件是跟钉钉打通的,这就是一种视觉化管理。推广OKR,视觉化还是很重要的。 04 问题4:HR角色 问:在OKR落地过程中,HR需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HRBP在推动OKR的过程中,还能有什么抓手保证OKR更好落地(目前已开展OKR培训,季度OKR制定和review对齐,月度1V1沟通)? 姚琼:其实你们已经做得挺不错了,进度的追踪都做得不错。BP还能做些什么呢?首先我们讲一讲角色,我给网易辅导的时候,跟网易的OD特地定义了一些角色,分享给大家。 第一个角色叫OKR知识官,你能不能成为一个OKR的讲师,我觉得这是第一步。你要自己打通,新员工来了你能上课,经理来了你也能跟他分享,至少在企业内部能上两小时的课,才能达到优秀的标准。我给美的、阿里、网易做辅导的时候,培养了一群OKR内部讲师,我的课叫OKR TTT。你会上课才会辅导,比如你看到一个经理的O写得不够鼓舞人心,你能去指导他。 第二个角色是OKR引导师,我们的三会共识会、洋葱会、复盘会,HR都可以去做引导,去做主持人。我给企业辅导的时候,前3个月都是我在主持,那么后面跑起来后,主持的任务可能就会落到BP的头上,BP也要把这种能力迁移到自己身上。 而且这对我们的HR工作也有帮助。OKR最大的好处是什么?让你能够更深刻地去理解业务。平时我们讲HRBP要理解业务其实很难,因为你不能去那个部门实习,但是当了解他们的OKR之后,成为引导师之后,你也可以深刻地去理解业务,这个我自己深有体会,我辅导完一个行业后,原来陌生的行业,比如游戏、物流、生物,里面的业务逻辑我基本上都懂了。 第三个角色是绩效管理的变革者,这个需要HR具备OKR领导力。我们推了OKR,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考核怎么做,HR不仅仅是在OKR的推动中要扮演各种角色,更要在OKR之后实施考核,这里面也要扮演好角色,包括考核体系的搭建。总体来讲落地OKR确实对HR的沟通能力、专业能力都提出了很大很大的要求,但我也希望大家把它作为一个提升自己的契机。 ![]() 05 问题5:OKR制定与撰写 问:员工仍然把OKR当成KPI制定,或者只写一条O/KR,有什么有效的办法规范OKR填写吗?如何驱动员工制定比较野心的OKR目标?以及如何落地应用OKR?是否有案例分享? 姚琼:写的时候可以规定数量,我教大家一个公式叫3*3。比如,季度写3个O,第一条O写业务,第二条写内部管理运营,第三条写团队。 我们上课都有标准的O,What+Why (What)我想要什么:大幅提升客户满意度 (Why)为什么想要这个:助力公司品牌形象价值 包括KR都是有公式的,前期都是需要辅导的,我给企业做辅导时,前面写OKR的时候我都是会一个个地去看、去辅导的。 如何驱动员工制定比较有野心的OKR呢?OKR有两种,一是承诺型,二是挑战型。这个时候也可以做一些规定,比如规定3个O中至少要有一个是挑战目标。 我给大家讲一个案例,我在辅导浦发银行时,他们的OKR软件设计了一个小技巧,就是你写OKR的时候,你不是有信心指数吗,承诺型OKR它就是绿色,挑战型OKR就是橙色。那么我们点开软件,发现全是绿色,领导就开始点评了,你怎么全是绿色呀,不符合要求。这是一个方法,软件可以帮到大家。 06 问题6:OKR与考核评价的关系 问: 如何使用OKR进行价值评估? 姚琼:OKR属于价值创造,考核属于价值评价。 ![]() 价值创造是不考核的,是一种自我评价机制。OKR通常是季度滚动,但是考核建议不要那么频繁,现在大部分公司都改成了半年度或年度考核。 进入到考核体系,有些公司是这样的,在考核体系里把OKR导进去,也作为一个参考。上面图片里我打了一个叫虚线,虚线什么意思?就是OKR可以作为一个贡献输入。OKR是一种信息的输入,这里面有你的价值贡献,也有你的行为表现,你是否符合公司文化价值观等等,可以通过这个输入来识别人才。 然后我们可以再选取一种考核方式,比如360度评估,KPI等。 OKR与考核属于两个制度、两套体系,这两个体系是可以打通的。 OKR和考核工具的配套关系,大致有以下几个场景: ![]() 现在国内很多公司都是OKR+KPI双轨制模式,好处是两个优点都占了,又有考核又追过程,阿里的口号是:定目标追过程拿结果,缺点是相对比较复杂,因为是两套体系,大家会混在一起。像字节是没有KPI的,所有绩效都在OKR里面。 第二就是不做一次性的绩效考核,制定了OKR之后,他有可能在短期比如一个月或者两个月内他没有办法完成,像这种情况,主管怎么样去评估这个员工?这个成效主要是通过月度会和复盘会来看,他的工作成效其实是他的进度。 他自己打分,每周每月可以在系统里面拉进度条,用颜色来区分完成度。这个期间主要是自评,领导不做评价,也不做考核,主要还是帮助赋能。 大家看看一下微软和字节的OKR模板: ![]() ![]() 最后总结一下,O 就是你想要什么,KR就是你打算怎么做好。我们要把它写下来、列出来,写在本子上,写在墙上,写在即时贴上,写在自己的心里。你有目标前行,整个世界都会为你让路,你也会变得更加成功。 《OKR实践手册》已上市,请扫码购买。 ![]() 声明:此篇为姚琼工作室 - 专业指导企业OKR落地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http://okr-china.com/h-nd-155.html
|